修辭手法,就是通過修飾、調(diào)整語句,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,使語言表達得準確、鮮明而生動有力。
語文中的修辭手法:
比喻、擬人、夸張、排比、對偶、借代、反問、設問、對比、反復、雙關、引用、反語、聯(lián)想、通感、頂真、互文、回環(huán)、移情、象征、寄寓等。
分享幾種常見的修辭手法:
1.比喻: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、喻體和比喻詞構成。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,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。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,化深奧為淺顯,化抽象為具體。
2.比擬: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。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,賦予物以人的情感、意志、動作等;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,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。運用比擬,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,描寫生動,蘊含豐富。
3.借代:用借體代本體。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,而用上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,可用部分代整體,以特征代本體,以專名代泛稱等,如《藥》中以“花白胡子”代人物,便是以特征代本體。比喻要求本體與喻體有相似點,借代要求借體與本體有相同處。借代可使表達具體形象。
4.夸張: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縮小。魯迅《藥》中寫道:“……眼光正像兩把刀,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。”后一句使用了“縮小”的夸張??鋸堃锨楹侠?,其作用是烘托氣氛,增強聯(lián)想,給人啟示,增強表達效果。
5.對偶:俗稱“對對子”,詩歌中叫“對仗”。對偶有寬對、嚴對之別。一般來說,上下兩句應字數(shù)相等、詞性相對、結構相同、意義相關;可以是短語,也可以是句子。有正對、反對、流水對等類型。用對偶,句子整齊,表意凝練,抒情酣暢。
6.排比: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、內(nèi)容相關、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成。其作用在加強語氣、強調(diào)內(nèi)容、加重感情。
7.設問:無疑而問,在自問自答中引人注意,啟人思考。
8.反問:也是無疑而問,但答案就在問句中,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,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。有強化語氣、強化情感的作用。
以上就是小編本期為您整理的各種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全部內(nèi)容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,更多精彩請繼續(xù)多多關注!